*** 本刊的行動裝置APP ,提供文字格式、文字轉語音的功能 *** 。 創刊於1998年。康健雜誌是一本普及健康常識的雜誌,報導一系列從人到環境,從食品到營養,從運動到心情,從對身體的認知到疾病的預防與醫療,提供健康、快樂、均衡、自信的生活秘訣與最實用可靠的健康生活保健知識,是全家人的健康資訊來源。*貼心提醒:因數位技術變遷,為了能提供您較佳的閱讀體驗,請選購2010年(含)以後至最新一期之期數。
比新冠更迫切的危機!
走出緊繃與防備 享受生命的全部
不吃早餐5大風險可能找上門
右肩莫名劇痛竟是「肝臟」出問題?
腦中風、失智會遺傳?48歲前預防最關鍵 • 台灣約1%人口帶有一種基因變異,會提高腦中風與失智風險。台中榮民總醫院(以下簡稱台中榮總)最新研究發現,48歲是發病加速的關鍵年齡。基因會決定一切嗎?該如何降低疾病發生風險?
脊椎側彎靠AI微創手術隔天就能下床走 • 嚴重的脊椎側彎不只影響外觀,還可能讓患者疼痛不已。不少患者聽到要手術就害怕,但隨著AI導入及手術技術進步,開脊椎已不再像過往是個傷筋動骨的「大工程」。
糖尿病患險洗腎、截肢靠「瘦瘦針」成功保住雙腳 • 62歲的張大哥是典型「糖心腎症候群」病人,確診糖尿病27年來,陸續出現高血壓、慢性腎病,近期還因糖尿病差點截肢。他使用瘦瘦針控糖後,半年內腎功能逐漸穩定,成功保住自己的雙腳。
「外泌體」是什麼?5大QA一次搞懂 • 近年來,外泌體(Exosome)成為美容市場的熱門關鍵字,從抗老、修復到美白,標榜含有外泌體的保養品層出不窮,市場熱度持續攀升。然而,外泌體究竟是什麼?它真能延緩老化、重現年輕肌膚?
急診為什麼變「擠診」?專家:前所未有的嚴重 • 急診再度成「擠診」!近期不少民眾滯留急診苦等不到床位,台灣急診醫學會更表示,壅塞情況「前所未有的嚴重」。為什麼急診大塞車?目前政府有什麼應對政策?一般人就醫又該怎麼做?
全台唯一!北榮連2年入選 全球前250強最佳醫院 • 美國《新聞週刊(Newsweek)》「2025年全球最佳醫院」排名出爐。今年,台北榮民總醫院是全台唯一進入「前250強」的醫院,在全球排名第208名,更比去年上升10名。
台灣怎麼會輸韓國?北榮院長陳威明的「將心比心」 • 台北榮民總醫院(台北榮總)連2年獲選為全球最佳醫院前250名,也再次成為全台灣唯一入榜前250名的醫院。院長陳威明如何用「將心比心」管理哲學帶領台北榮總?
每天用瑜伽開機暖身倒立練核心! • 如何從內而外達到平衡與健康、美好有質感的生活?客林國際10/10 Group創辦人兼總經理楊啟良認為,「愈運動愈有精神!活動這兩個字就是:活,就要動!」
香港頂級髮型師 Marvin Lin 護髮養生內外兼健康美 • 人人都想青春永駐!來自香港中醫世家的Marvin Lin,如何將傳統中醫觀念融入現代生物化學,把漢方轉換成「平衡」的生活方式,讓身體由內而外散發真正的健康美麗?
獨居族掌握3工具一個人也能安心養老 • 當身邊沒有伴侶或子女,獨居族晚年如何確保積蓄真正用在自己身上,獲得妥善的照顧?透過法律與金融工具的超前部署,即使沒有家人照應,仍能安心養老。
還能再照顧我們幾年?
回到太魯閣探索隱藏版山谷祕境 • 太魯閣的魅力來自壯麗的峽谷與純淨的大自然,然而0403地震一度讓這片山林沉寂,旅遊受到影響。歷經寒冬,太魯閣晶英酒店恢復營運,以全新的方式擁抱大自然,帶領旅人走進山谷祕境,探訪森林校園、田園農場,體驗前所未有的山林之美。
愈努力放鬆愈難睡如何用「正念」助眠? • 想用放鬆來助眠,居然可能適得其反?研究指出,錯誤的放鬆方式不僅無法改善睡眠,反而加劇焦慮、惡化失眠問題。如何打破失眠惡性循環,透過正念改善睡眠?
燕麥是「吃的瘦瘦針」?科學證實能助減重 • 「瘦瘦針」是近年來熱門的減重方式,但你可能不知道,燕麥內含1種營養成分,也能吃出瘦瘦針的減重效果!平時該如何選擇和烹調燕麥才最有效呢?哪些食物也有類似的減重效果?
咖啡早上喝還是晚上喝?抗氧化、護心效果更強 • 透過喝咖啡提神醒腦,是不少人的日常習慣,如今最新研究發現,一天中選對時間喝咖啡,可能有助於降低早死風險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。究竟該選擇哪個時間點喝咖啡才好?除了喝咖啡,還有哪些日常習慣可以達到提升心血管健康的效果?
超級細菌來襲
20世紀的救命藥為何成「無藥可用」兇手? • 1928年,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(Alexander Fleming)發現第1種抗生素──青黴素(Penicillin),開啟人類對抗細菌的新時代。但近百年後,本用來救命的抗生素,卻催生出天不怕地不怕的「超級細菌」,反將人類帶向「無藥可用」的危機漩渦。
什麼是超級細菌? • 超級細菌來襲,人類如臨大敵。但即使大軍當前,也別自亂陣腳。究竟什麼是超級細菌?什麼是抗藥性?抗生素還能不能用?一次搞懂。
別讓抗生素失效! 4 大防菌攻略
日常黃金3招護體 • 抗藥性細菌正在全球蔓延,最嚴重的後果是「無藥可醫」。它不僅存在於醫院,也能透過食物、環境和人體接觸,在社區中悄悄傳播,究竟民眾該如何自保?
最後一道防線如何守住? • 當傳統抗生素治療無效,病患可能面臨更長的住院時間,甚至因無藥可治而喪命。面對這場無聲的危機,醫院和診所該如何守住這道防線?
無抗養殖成新解方 • 大量抗生素被使用在畜牧業,可能讓抗藥性細菌透過食物鏈和環境影響人類。在台灣,已有業者開始嘗試無抗養殖,尋找畜牧業的解方。
台灣能在5年內扭轉危機? • 要對抗超級細菌、防範「無藥可用」的未來,不能單打獨鬥,需要「國家隊」,甚至接軌國際政策。世界衛生組織喊出全球「防疫一體」,台灣也在今年啟動5年計劃,預期達成什麼效果?
李驥病後仍無懼追夢返樂壇證明夢想沒有期限 • 曾2次視網膜剝離,加上近年大病纏身,音樂製作人李驥在60歲這一年,反而發表《不退休宣言》,重返歌壇並創新音樂製作模式,以實際行動展現對生命與夢想的不懈追求。
72歲健美阿嬤用重訓凍齡 更激勵不運動的病人動起來 • 自信秀出肌肉線條,72歲的林穗慈不只是5個孫子的阿嬤,還是糖尿病衛教師,更曾2度站上健美比賽舞台。她以自身的運動經驗,帶動病人成功甩肉20∼30公斤。
長照2.0將滿10年你的家人有受到完整照護嗎? • 長照3.0將於2026年啟動,但財源不足問題始終未解。長照2.0雖擴大服務,但真的有改善我們的生活嗎?為何專家強調,若不推動長照保險,長照3.0恐陷更大財務危機?
中醫揭胃脹氣3原因對應穴位按對了才有效 • 一吃完飯就胃脹氣,痛到臉色發白,又趕著開會報告,有什麼救急方法,可以立馬緩解惱人的胃脹氣?
臉痛如電擊? 針 灸治「三叉神經痛」
台灣也有好吃起司 必試「與蛋同煎」
荷爾蒙治療引發關節痛 6 招紓緩,抗癌更順利
運動先懂「卸力」不緊繃、更輕鬆 • 中野崇不只是位運動防護員,更是體能教練和物理治療師,他專門指導國內外頂尖運動員如何正確訓練、避免受傷及恢復體能,運動新手或老手可以透過這本書了解如何提升運動表現、避免運動傷害。